从近期公布的多个数据看,用电量、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物流业景气指数等经济“晴雨表”均呈现向好态势,折射出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增强。
工业运行加快恢复
用电量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也是反映经济走势的重要前瞻性指标。
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全社会用电量69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第二产业用电量45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第三产业用电量1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
“从2月用电数据可以看出,工业也就是第二产业用电增长较快,说明工业运行加快恢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说。
南方区域用电量稳步攀升,也反映出工业生产加快恢复。中国南方电网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用电负荷、电量需求稳步攀升。五省区九大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同比增长33.6%,对工业用电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三新”行业用电增速加快,同比增长46.8%,环比增长5.8%。其中,新能源相关产业用电增长尤为强劲。
专家认为,全社会用电量和地区用电量反映出我国工业运行复苏态势持续向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实体融资需求回暖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晴雨表”,也被视为经济运行的前瞻性指标之一。
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3.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5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多增9241亿元。
“新增社融同比多增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企业信用环境整体改善,国内经济前景预期向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实体内生融资需求回暖,稳增长政策靠前发力,“宽信用”进程加速,信贷投放有望保持积极扩张势头。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确保基建项目配套信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持续发力、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等积极因素支持下,未来数月信贷投放有望保持扩张势头。
为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满足有效需求,后续信贷投放总量与节奏将进一步调节。“预计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维持同比小幅多增,二季度开始转入相对正常节奏,从而为经济稳固运行和可持续增长创造适宜的融资环境。”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生产消费加速恢复
物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反映生产和消费市场情况的一大前瞻性指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1%,较上月回升5.4个百分点。
“2月物流业景气指数明显回升,主要受供需两端回暖,产能增加影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何辉认为,随着稳经济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企业对未来恢复发展预期向好,物流业景气指数有望继续保持稳步回升。
生产市场供需回暖的同时,消费市场也展现出蓬勃活力。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115.7亿件,同比增长27.8%。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91.8亿件,同比增长32.8%;邮政集团寄递业务量完成23.9亿件,同比增长11.8%。
业内人士认为,快递业务量不断增长,不仅展现出快递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也表明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加速恢复态势,经济回稳向上势头良好。
“从后期走势看,消费回升向好值得期待。”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日前表示,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会逐步增强;过去一年疫情对消费的限制作用会逐步消除,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政策持续发力,各部门已在筹划今年扩大需求方面相关政策,全年消费恢复向好有很多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