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一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告引发市场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纪媛媛上海报道:2022年,在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叠加影响下,生物医药资本市场明显降温,不少药企开始调整,准备过冬恒瑞医药作为本土医药龙头,在股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新的应对策略
最近几天,恒瑞医药的一份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引起市场关注公告称,公司根据员工持股计划回购的股份数量不超过1200万股员工持股计划设立后,公司专用证券账户内持有的股份由公司通过非交易转让方式回购,受让价格为公司回购股份均价的15%这意味着恒瑞将以1.5%的折价发行股票本次回购均价为29.37元/股据业内人士估算,受让价格约为4.41元
针对这一事件,某证券机构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2021年三季度以来,受国内产品降价,疫情等因素影响,多家医药公司业绩受到冲击,多家医药头部公司市值也出现大幅调整整体来看,医药公司的估值逻辑体系发生了变化,这也导致了新上市的医药股不断破发,股价不断下跌的现象1.5%的股份折价也是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影响该分析师指出
但也有投资者认为,恒瑞医药是在变相向股东输出利润。
恒瑞并不是第一个以断裂价发行股票的人
一直以来,股权激励都是医药企业捆绑员工,股东和公司利益,补充营运资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成本,完善薪酬制度的重要措施在恒瑞之前,九安医疗率先以1.2%的折价向员工发行股票,九安医疗的做法被认为是给高管做嫁衣
激励计划有效期不超过64个月,分为四个行权期第一份股票期权可以在授予日起16个月后行使本次股权激励计划中,经理和董事获授股票期权数量最多,达到282.5万份,占比38.33%,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0.5869%,其次是骨干员工,核心员工和优秀员工,高管中,董事,副总经理王勇,副总经理丛明分别获得7.5万份,财务总监孙喆,董事会秘书吴彤分别获赠2.5万股,上述人员合计持股比例为1.531%
谁曾想,一年之内,创新型医药企业龙头恒瑞也发布公告,员工持股计划的受让价格为公司股票回购均价的15%,相当于恒瑞药业员工可以折价1.5%购买公司股票。
公告显示,恒瑞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人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层,骨干员工以及公司董事会认为应当激励的其他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158人。
另外,恒瑞的这个员工持股计划在解锁时需要满足一定的考核要求绩效评价只涉及创新药评估年度为2022 —2024年,分三期解锁每期解锁标的股票比例分别为40%,30%,30%
首批解锁条件为:2022年公司创新药物收入85亿元以上,IND批准的新分子实体数量10个以上,创新药物提交并受理的NDA申请数量6个以上。
第二批解锁条件为:2023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到105亿元,通过IND审批的新分子实体11个,申报受理的创新药NDA申请7个。
第三批解锁条件为:2024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到130亿元,通过IND审批的新分子实体12个,申报并受理的创新药NDA申请8个。
从目前在研企业的流水线来看,按照市场的标准,大部分都没有真正的创新上述分析人士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以恒瑞为代表的中国创新型医药企业,一方面要真正增加新药的R&D能力,避免目标集群现象,进行真正的创新,另一方面,在资本控制方面,商业化是实现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应该尽早考虑自己的商业化模式和策略
发行股票能解决业绩压力吗。
创新已经成为恒瑞目前瞄准的主要方向,这也是业绩压力的突破口之一财务报表相当于体检表,最能反映一个公司的健康状况恒瑞医药2022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2.28亿元,归母净利润21.1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3.08%和20.55%
恒瑞医药表示,公司产品销售受到仿制药集采收入断崖式下滑,多种创新药医保新谈判价格实施,国内疫情等影响,导致公司收入大幅下降利润影响还包括主要原辅材料,能源,物流成本的上涨,以及R&D投资的稳步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累计R&D投资达29.09亿元,同比增长12.74%,R&D投资占销售收入比重同比升至28.44%的历史新高,其中费用化21.84亿元,R&D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同比升至21.36%
加大对创新型R&D的投入也符合目前大多数创新型药企的布局方向根据毕马威《2022年中国创新型医药企业发展白皮书》,虽然最近几年来中国创新型医药产业取得了较大突破,成为全球创新药研发的第二梯队,但总体来看,中国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产业转型才刚刚起步因此,创新药物研发的生态发展尚不成熟,整个创新药物领域从企业到R&D机构再到政府参与者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尚未形成一个可以多方合作的R&D生态系统
在企业层面,一般来说,国内创新药物企业的R&D投入相对较少R&D投资是衡量创新药物企业R&D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2021年医药行业50强企业R&D费用统计,中国领先企业如恒瑞药业,中国生物,优诺康等的R&D费用,分别占销售额的17.9%,12.0%和11.8%,其中辉瑞销售额排名第一,艾伯维排名第二,诺华排名第三虽然R&D费用占比不大,但国内药企的R&D费用绝对值与国外领先的跨国药企相差甚远
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行业主管合伙人于子龙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企业在R&D初期没有做好生产线规划,导致标的扎堆等等,导致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白炽化此外,售后谈判,集中采购等措施,如果没有敏捷的商业化策略来应对竞争形势,医患需求和政策变化,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同时,在产品管道布局上,药企只有更新,做得更快,做得更好,差异化或者有临床价值,才能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此外,在人才管理的布局上,未来伴随着上市品种的增加,产品会更加注重争夺市场发展和进入医保目录,这就需要更多有相关经验的操作人员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才争夺战可能会打响在这种背景下,药企要想抓住人才,就必须在人才的招聘和培养上继续加大力度于子龙说
发行股票背后创新型药企的困境
在投资创新R&D的同时,如何提高创新药物在资本市场的知名度也成为我国生物医药研究的重点尤其是从2021年年中开始,二级市场泡沫破灭,价值体系重构,项目和投资人越来越理性到2022年,新药融资仍将保持下降趋势
据德勤中国报道,该公司发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mainland China和香港股市的回顾,以及2022年全年两个市场的预测报告称,根据目前的数据和预估数字,以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融资额计算,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将继续位居全球IPO融资排行榜的第一和第二位2022年第三季度内地IPO市场活跃度加快,因此与去年同期相比,2022年前三季度IPO融资额增加,但IPO数量减少
在新股数量减少的同时,受政策和市场态度变化的影响,创新药在二级市场的热度也在降低自2021年7月以来,恒生沪深港股通生物科技50指数出现明显下跌从2020年12月31日到2022年4月29日,恒生沪深港股通生物科技50指数累计下跌30%医药公司股价的快速下跌,甚至部分公司直接腰斩的局面,与年CDE政策的出台和市场对牌照态度的转变是分不开的
去年11月,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中心发布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这一政策表明,国家对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未来创新药企提交的临床数据标准参考了市场上最好的创新肿瘤药物CDE政策的出台,说明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国内Me—too创新药的现状,挤压创新药的泡沫,促进更多优质一流药物的遴选药品政策的收紧,让市场对创新型药企的预期大大降低
此外,从一级市场表现来看,2018年HKEx改革,2019年上交所科技创新板开通,改变了医药行业的融资环境,掀起了IPO热潮但近两年医药市场环境减弱,医药行业转冷,进入寒冬阶段,上市新股频频破发尤其是2021年以来,IPO医药公司破发比例明显上升2021年IPO破发医药公司达到10家,破发公司占当年IPO的42%,比2018年的22%上升了20%创新型医药公司IPO频繁破发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市场对企业过于乐观,导致创新药项目估值过高,新股定价过高,导致不少医药新股破发
任何时代,都有挑战和机遇我们相信,伴随着国家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视和中国创新能力的提高,任何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都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于子龙指出,一个企业要想取得长期的成功,不仅要找到正确的R&D方向,还要有强大的资本,人才和同行合作的能力其中立项很重要,药企要综合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此外,人才也是决定企业成功的核心因素如何在竞争中吸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将成为朝阳行业企业的必修课
。